埔獅堂 PU-SII-TONG / 客家特色釀漬物包裝設計

 
隨著環境都市化的變遷下,傳統客家面臨了文化斷層的危機,許多原有的技藝與技術,一點一滴地被科技所取代,如 : 客家獅、釀漬技術、撕紙畫等,多數的新世代對客家文化並不熟悉也不感興趣。
-
適逢屏東六堆300年,本專題將逐年沒落的客家文化,客家獅結合客家特色釀漬物,以傳統棉紙撕畫手法,融合了溫度與文化,再透過品牌的塑造與形象的設計,推廣在地特色伴手禮,希望由視覺連結產品與文化,重新激發大家對客家文化的興趣,進而吸引新世代客群的加入與了解
 
客家舞獅為客家當地重要的文化特色之一,它結合了「武術」元素,是台灣較為少見的舞獅種類,也稱「武」獅。但隨著時代與科技衝擊,這項表演藝術對新世代來說並不具吸引力,以至學習客家獅技藝者逐年減少,文化也隨著時間,慢慢地消失在我們周遭;客家釀漬物也是客家當地重要文化特色,總運用曬乾、加鹽醃漬的方式來保存食物,近代科技發達,人們不再擔心著食物保存的問題,釀漬技術也就逐漸地失傳。
-
藉著客家特色釀漬物結合六堆客家獅,使用凸顯客家獅、客家釀、客家文化特色的結構為設計目標,利用客家棉紙撕畫,拼貼出富有溫度的畫面,並設計出獨特的一套「六堆伴手禮」,希望能再次引起新世代對客家文物的關注。
 
《 鳳梨豆醬系列 》
-
單罐包裝是以客家獅的「圓頭方口」做設計,開法是將繩子拉起,再將封套打開即可。封套內側以客家獅撕畫配合商品文案做呈現。內部結構與客家獅結合,傳達客家獅「開口」的意象。
 
《純釀醬油系列 》
-
整體以「油紙傘」、「一體成形」為設計主軸,融入故事與釀造過程。油紙傘是特有的客家象徵之一,製作方式是採用棉紙+彩繪+上油+穿線製成,我們以相同概念將客家獅文化帶入產品。
 
《 傳統老蘿蔔系列 》
-
雙罐外觀仿生蘿蔔造型,並於正反兩面做客家獅的鏤空呈現,圖像配合老蘿蔔製作過程與故事的表現,讓整體充滿文化感及互動性。打開方式是將側面卡扣打開,即可將整個包裝展開。
 
《 故事繪本 》
-
客家人口是台灣第二大主要族群,卻因為時代變遷導致人口下降、文化沒落。屏東六堆地區是南台灣客家大本營,迄今已有300年的歷史,為了推廣客家精神,向下傳承給新世代族群,故以六堆舞獅文化為主題,透過傳統棉紙撕畫手法,繪製出故事繪本,藉以保留客家開墾的歷史與傳統文化之美。
 
 
 
|台南應用科技大學|視傳系|畢業專題|2022 / 05|指導|王聖文|
 
-
插畫設計|謝慧亭 Xei Hui Ting / 鍾佩妏 Zhong Pei Wen / 廖家敏 Liao Chia Min
-
視覺設計|吳俊賢 Wu Jun Xian 
-
文字設計|鍾佩妏 Zhong Pei Wen
-
包裝結構、編排設計|吳俊賢 Wu Jun Xian / 楊孟瑗 Yang Meng Yuan / 洪尚為 Hong Shang Wei / 廖家敏 Liao Chia Min
-
繪本設計|鍾佩妏 Zhong Pei Wen / 謝慧亭 Xei Hui Ting 
 
 
 
 
 
 
埔獅堂 PU-SII-TONG / 客家特色釀漬物包裝設計
Published: